陳勝彥

陳勝彥說:「如果沒有文化,那麼美學都是表面。不同的時代,就有不同的社會,激盪出不同的意義,孕育出不同的內涵,當建築包涵了社會的內涵,它的存在就超乎單純的美學,而有機會成就不朽。」

【MyGoNews 林承志/台北報導】隨著台灣經濟成長,現代人對建築空間的要求越來越高;開發商也從單純的營建獲利模式,轉向品牌形象塑造。建築物美觀與機能的整合,在近年走向精緻化人文訴求。印記建築事務所總建築師陳勝彥就表示,國內建商迷信國外名牌、迷信單一建築樣式,造成國內建築師無法創新求變,讓台灣建築失去文化靈魂,相當可惜。

早年專職設計台北豪宅,近年圖書館、捷運站設計案居多的陳勝彥建築師表示,早期國內住宅市場講穿了,就是純粹的買賣賺錢,建商對建築師的要求就是在營造成本上能省則省,反倒是在公共工程建築上有較大的發揮空間,讓他能夠自由揮灑,因此,事務所近年知名作品多以公共工程為主,例如最新完工的捷運「南港展覽館站」、「逢甲大學圖書館」等。

印記建築事務所在「圖書館」與「綠建築」的設計規劃能力是亞洲首居一指,兩岸三地設計過的圖書館藏書量超過1750萬冊、公共捷運工程集中北部。近10年來,私人住宅因豪宅市場的興起,建商感受到了住宅空間追求精緻化的需求,進而願意下重本追求產品區隔化,帶動了印記建築事務業務逐漸拓展至豪宅的建築設計。

然而,建商在追求產品區隔化的同時,卻仍受困在市場主流的迷思中。打開報紙,常常可以看到建案廣告訴求國際知名建築師,或外國建築團隊跨海操刀,這樣的個案就真的比較好嗎?走在街上用心看,所謂的豪宅也多為歐式建築外觀,常常讓人有不知道人在台灣還是歐洲的感覺,這樣的外觀就比較高級嗎?
 


陳勝彥指出,其實不然,以陳建築師在亞洲圖書館的專業地位為例,台灣建築師在亞洲的經驗與設計專業,絕對有能力在市場上創造屬於台灣品牌的文化定位。現在台灣的建築業恰恰反應了台灣本地人,對本土價值完全不能肯定,因此只好複製國外建築,或者請來國外建築團隊。他甚至表示,根據他與外國團隊合作的經驗,並非都很了不起。

陳勝彥建築師相當肯定國內建築師的功力,他表示,事實上,目前已有許多在國外建築事務所表現優秀的年輕建築師回台服務,但無論是購屋民眾或者建商,甚至整個社會都沒有給與他們適當的發揮空間,反倒是常有國外建築事務所來台挖人。他表示,不少年輕建築師都已有世界水準,建商與其花大錢請國外團隊,倒不如用同樣的錢來培養這些年輕建築師,未來台灣才能發展出自己的建築,講自己的語言,有自己的style,生根在自己的文化上。

陳勝彥建築師說:「如果沒有文化,那麼美學都是表面。不同的時代,就有不同的社會,激盪出不同的意義,孕育出不同的內涵,當建築包涵了社會的內涵,它的存在就超乎單純的美學,而有機會成就不朽。」若建築只停留在某一種形式的外觀,當時過境遷,流行不在,不管是建商或是購屋民眾都會覺得當初的美已經不在,屆時再後悔也來不及了。

印記建築事務所(MCP)簡介
陳勝彥建築師自1979年獲得國家圖書館的競圖第一名起,帶領設計團隊至今獲獎數十次,作品跨中、港、台三地豪宅、商辦、圖書館、大型商場、台中月眉「馬拉灣」、花蓮「海洋世界」、台北「青山鎮」等各類設計案。MCP是全國唯一一間事務所,獲獎囊括全國性的都市設計、建築設計、室內設計三項獎殊榮。

MCP近年代表作:
台北捷運「南港展覽館站」、「台灣藝術大學圖書館」、「香港城市大學圖書館」、台中「逢甲大學體育館」